8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在其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向全球發布其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據介紹,鴻蒙是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可支撐各種不同的設備,包括大屏、手機、PC、音響等,對應不同的設備可彈性部署。
華為認為,全場景智慧化會帶來新的產業歷史性機遇?!拔覀兲幱谥悄苁謾C普及、AI、5G 來臨的時代,真正的 AI 全場景時代也在來臨,華為希望在新時代來臨之際,打造新的智能生態”。
五月份,美國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同時發布三大禁令,意欲封殺華為。三個月之后,鴻蒙系統發布。
美國的封殺令并沒有如它所預想的重創華為,甚至近來不斷聽到美國供應商開始修復和華為關系的傳聞。谷歌旗下的Android官網也重新恢復上架在禁令期間移除的華為手機。商人逐利,華為能夠在美國打壓之下仍然被各大供應商看好,與它強大的科技水平作為堅實后盾不無關系。
可見,擁有強大的科技水平和發展實力,才是科技型企業的生存之道。
華為以科技為盾,破除美國封殺一事,未嘗不能給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指明一條道路。
出于種種原因,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以中低端儀器制造為主。中低端儀器科技含量較低,為了能夠在市場中立足,多以低價銷售為手段。然而,這不免會使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科技含量不高,為了立足市場,只能低價銷售,利潤不足以支撐高端儀器研發經費的投入,導致儀器廠商只能以生產中低端儀器為主。
科技含量不高,同時還導致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儀器的缺乏,對國外高精尖儀器過于依賴。這是非常危險的。試想一下,如果美國對我國進口高端儀器進行封殺,那么我國科研行業將受到重大打擊。
事實上,無論是貿易戰以來不斷加征的關稅,還是長期的科技封鎖。美國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我國高端儀器出口的限制。